昨日,一張習主席手拿LED燈絲燈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瞬間引發熱議,一方面,這讓許多從事LED和燈絲燈生產的人相當激動,看吧,LED燈絲燈果然是要火的節奏,當然,在喧嘩面前,仍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5月25日,習近平主席走進奧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奧瑞德集團左洪波董事長向習主席介紹了其藍寶石產品及所屬子公司鎏霞光電的LED燈絲燈。這張照片便是當時拍攝所得。圖片上可以看到,習主席親自拿起LED燈絲燈泡觀察,并聆聽關于燈絲燈的介紹。
LED燈絲燈技術市場漸趨成熟
不久前的兩個事件更是將LED燈絲燈的熱潮推至前所未來的高度。一是2016年3月底LED封裝巨頭木林森公司決定收購超時代光源,主因是看好LED燈絲燈市場在2016年的蓬勃發展潛力,香港超時代光源為國內最大的LED燈絲燈廠家。至此,木林森傳遞的信息是全面進軍LED燈絲燈領域。其二,法蘭克福展上LED燈絲燈大發異彩,國內LED燈絲燈快速起量,其應用不僅已十分廣泛,在價格方面也有所降低。
除此之外,2016年初,GE等效40W的復古LED燈絲燈在沃爾瑪山姆會員店上架。飛利浦照明大廠在泰國市場推出2.3瓦,售價220泰銖的E14燈頭規格的LED燈絲燈,以及4.9瓦,E27燈頭的LED燈絲燈,售價290元泰銖……在國內,國內佛山照明、上海亞明、亞浦耳、鴻利光電、杭科光電、木林森、柏獅、恒星高虹、源磊科技等LED照明廠或者封裝企業也紛紛進入LED燈絲燈領域并加大量產。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內目前生產LED燈絲燈的相關企業已接近800余家。
同時,LED燈絲燈的散熱問題、驅動電源小型化問題、燈絲制造工藝問題、UL認證問題也正在被解決,再加之LED燈絲成本持續下降,LED燈絲燈制造自動化率及生產效率不斷提升,造就了LED燈絲燈市場的興旺。
北京大學上海微電子研究院教授顏重光曾樂觀地估計,“2015年中國的燈絲燈產量大約1.3-1.5億個,2016年燈絲燈將增長3-5倍,突破2億是必然的。”
這個巨大的產銷市場,吸引著眾多企業加入,但是這個市場究竟是“藍海”還是“紅海”,卻也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問題。有業內人士總結,大致能聽到兩種聲音:
第一種聲音是“謹慎樂觀”。理由是燈絲燈目前的毛利并不高,就價格而言,大企業有能力不想打(基于對利潤的考量),小企業沒能力而打不起來(沒有降成的能力),因此燈絲燈目前在價格上很難有作為。謹慎樂觀是有前提條件的,如果大企業將燈絲燈作為戰略品類,先要份額的話,價格戰也將不可避免。不難預測,未來燈絲燈的市場份額主要會被規?;髽I及差異化企業分食,相對難以為繼的企業,是只做沒有差異化燈絲燈的企業。因此,產品差異化與降成成為每個主打燈絲燈產品的企業必須要思考的課題。
第二種聲音是“唱衰”。每一個熱點的背后都有大鱷們“貪婪”的吃相,“蠢蠢欲動”的價格戰。因此這個品類雖然有量,但是各企業一窩蜂地上設備,導致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利潤吃緊,最終留下來的是差異化的企業和規?;钠髽I,如同球泡、燈管等產品一樣,屬于會迅速被玩壞的品類。
也就是說對于燈絲燈企業來說,如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產品差異化,將能保持一定的利潤;如能在成本上適度領先,將能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專利和規?;a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贏得市場的法寶。
LED燈絲燈市場暢旺,但橫亙在中國廠商面前仍有兩道難關——專利和生產產能。據調查與了解,現階段臺面上擁有LED燈絲燈的相關專利廠商包括日本的牛尾(USHIO)、日亞化(Nichia)、臺灣地區的晶元光電、大陸的銳迪生(Ledison),以及傳統照明國際大廠也透過各種并購與授權手段擁有相關的部分專利。
以晶元光電為例,自2006年起即取得了美國,歐洲,大陸, 臺灣地區各地的LED燈絲專利,例如目前市場上常見到的將數個LED芯片以黏結層設置于透明基板上,都算是晶電的關鍵專利。“晶電是全球知名的LED上游企業,與木林森有十余年的戰略合作,加上晶電在燈絲上又有諸多專利布局,因而視為木林森在發展燈絲燈產品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木林森執行總經理林紀良表示
木林森與晶電合作,之后并購超時代光源,背后就是技術+產能的雙重布局。木林森執行總經理林紀良表示:“超時代光源LED燈絲燈產品具備明顯優勢,但SMD LED燈泡產品線不是強項。兩間公司產品剛好互補,我們可以用他們的LED燈絲燈,他們可以用我們的SMD LED光源產品。”他進一步說明,木林森收購超時代能源是合理商業策略,不但強化木林森燈光品牌策略,還能提升所需LED燈絲產能。
比不上木林森的體量,其他國內廠商想切入這個市場也并不容易。杭州恒星高虹光電執行總經理曾淋曾坦言,恒星高虹早在2012年就看好燈絲燈的發展潛力,并從2012年開始自主研發燈絲燈產品。通過3年多的時間,恒星高虹的燈絲燈產品從“很多消費者不認可”到如今“成為主流產品”。曾淋表示,燈絲燈產品“火”是必然的,但是燈絲燈產品在技術、工藝、良率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投資需要慎重。
有專利和產能的企業才能把握住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杭州恒星能在這個市場快速增長的底氣來自持續的專利投入、認證和生產產能的跟進。恒星高虹有燈絲燈專利50多項,產品通過了CE、UL等10多項認證,擁有封裝燈絲生產線50多條,整燈月生產能力達180萬只。
作為在中國國內最早量產LED燈絲燈的上海亞浦耳,他們更看好燈絲燈的前景。據亞浦耳照明股份營銷中心總經理蘇暉介紹,目前,亞浦耳在燈絲燈領域擁有58項國家專利,在原材料甄選、技術創新、產品性能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和力量,目前月銷售超過300萬只。
雖然進入LED燈絲燈市場的門檻不高,但要做好、做精還是不容易的,必須下苦功夫才能做好產品、創出品牌。
總之,LED燈絲燈是目前與白熾燈最為接近的LED產品,加之全角度發光以及不需透鏡等特點,在很多人的白熾燈情結和懷舊復古風潮之下必將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但是能夠維持多久尚待驗證。